骨折后,部分患者可能會面臨血栓的風險,血栓的形成可能與血管內皮損傷、血液粘稠度增加及血流速度緩慢有關。
在血栓形成初期或穩定期,功能鍛煉被證明是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方法。通過腿部肌肉的收縮與放松,如踝泵運動、股四頭肌功能鍛煉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形成與加重。
藥物治療在抗血栓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常用的抗凝藥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它們能有效阻止血液過度凝固,降低血栓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具體藥物的選擇與用量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確定。
對于高危患者,物理預防方法同樣不可忽視。例如,穿著壓力襪或使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環,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飲食均衡、戒煙限酒、適度運動等,這些都有助于降低血栓風險。同時,一旦出現疑似血栓的癥狀,如腫脹、疼痛等,應立即就醫,以便得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