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是中醫經絡系統中十二經脈之一,在人體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調節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起始于中焦胃部,通過獨特的循行路線,將肺與其他臟腑及體表相連,承擔著輸送氣血、溝通內外的重任。了解其循行路線,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體生理機制,以及通過經絡調理維護健康。
?手太陰肺經起始于胃部,下行聯絡大腸,隨后折返向上環繞胃的上口,再穿過膈肌,最終抵達肺臟。接著,它從肺經氣管、喉嚨部位橫行至腋下,沿著胳膊內側前方一路下行,依次經過手肘、前臂,直至手腕的寸口處。之后,經脈繼續前行,通過魚際部位,最終終止于大拇指尖端。
?值得一提的是,手太陰肺經還有一條分支,從腕后分出,延伸至食指內側。這條經絡不僅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還與肺的呼吸功能、皮膚的潤澤等密切相關。若肺經氣血不暢,可能會出現咳嗽、氣喘、胸悶、肩背痛、手臂內側疼痛等癥狀。在中醫理論中,按摩或針灸肺經上的穴位,能夠調節肺經氣血,從而改善相關病癥。
了解了手太陰肺經的循行路線,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與肺經相關的實用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呵護身體。????
??清晨拍肺經:清晨端坐于床上,雙腿伸直,雙手握拳,從肩部開始,沿著胳膊內側的肺經循行路線,由上至下輕輕拍打,左右兩側各拍打3-5分鐘。
??刺激魚際穴:魚際穴位于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后凹陷處,赤白肉際處。閑暇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腹按壓魚際穴,每次按壓3-5分鐘,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度。
??呼吸調節法: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平躺在床上或站立,全身放松。用鼻子慢慢吸氣,讓空氣充滿腹部,感受腹部隆起;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氣,感受腹部收縮。每次練習5-10分鐘,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能調節肺的呼吸功能,促進肺經氣血流通。
??除了日常的調理方法,了解一些促進肺經氣血通暢的其他實用技巧,也能為我們的健康增添保障,詳情見圖!希望大家在了解肺經循行的基礎上,積極運用這些方法來維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