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以后不是都會慢性心衰,如果出現心肌細胞壞死可能會出現慢性心衰,如果病情較輕且積極治療,可能不會有慢性心衰。
心梗后慢性心衰的原因主要是心梗后部分心肌細胞壞死,功能喪失導致心臟收縮功能和射血能力下降,導致心力衰竭。如果血管阻塞面積大,心肌壞死面積也大,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能力降低,容易發生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大面積急性心梗后,由于心肌細胞大量壞死,可能會對心臟收縮功能產生顯著影響,進而導致慢性心衰,影響血流動力學變化。
如果患者心梗面積小,血管開通的時間很及時,挽救大部分的心肌細胞,則一般不會導致慢性心衰。慢性心衰只是心梗的并發癥之一,并不是每個患者都會發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因此,患者需要積極治療心梗疾病,避免出現慢性心衰。
心梗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卡托普利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或者通過介入微創手段,將閉塞的血管通過球囊、支架等方式解除閉塞,使血流得到恢復,這是效果較好的一種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