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缺氧的類型主要表現為組織低灌注和氧供不足導致的混合性缺氧。這種缺氧狀態是感染性休克病理生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危。
感染性休克時,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機體出現全身性炎癥反應,導致血管擴張、血容量相對不足,進而造成組織器官的低灌注狀態。此時,微循環障礙使得氧氣難以有效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之炎癥反應引發的細胞代謝異常,共同導致了缺氧的發生。
針對感染性休克缺氧的治療,首要任務是糾正休克狀態,恢復組織灌注。具體措施包括:
1、補充血容量:通過輸注晶體液、膠體液或血液制品,迅速增加循環血量,提高血壓。
2、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以收縮血管、提升血壓、改善組織灌注。
3、抗感染治療:針對病原微生物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曲松、亞胺培南等,控制感染源。
4、糾正酸堿平衡失調:感染性休克常伴發酸堿平衡紊亂,需及時糾正以維持內環境穩定。
5、支持治療:包括氧療、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等綜合性措施,以降低缺氧對機體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