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膜炎不屬于心臟瓣膜病,心內膜炎可能會導致心臟瓣膜病。患者患病以后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
心內膜炎是指微生物造成心臟內膜表面感染出現(xiàn)炎癥,其發(fā)病原因一般是由于細菌、真菌、病毒等,經血流直接侵襲心內膜而引發(fā)炎癥,感染到心臟瓣膜、心室壁內膜、臨近大動脈內膜,而且半贅生物形成,其中心臟瓣膜為最為常見受累部位。所以心內膜炎不屬于心臟瓣膜病,但是心內膜炎可能會導致心臟瓣膜病的發(fā)生。
患者患病以后會出現(xiàn)全身乏力、低熱、寒戰(zhàn)、惡心、軟弱、氣急、頭痛、食欲不振、關節(jié)痛、腰痛等全新癥狀。患者患病以后可通過靜脈注射藥物來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注射用青霉素鉀、注射用頭孢唑啉鈉等。如果患者病情嚴重,也可通過心臟瓣膜替換術以及心臟瓣膜修復術等手術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