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死亡,主要歸因于心肌缺血導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這些并發癥會迅速損害心臟功能,甚至引發心臟驟停,導致患者死亡。
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致死原因。當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或完全閉塞時,心肌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就會發生缺血壞死,即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現劇烈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若不及時救治,往往會導致死亡。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長期的心肌缺血會削弱心臟的泵血功能,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送至全身各器官,從而引發全身性的循環障礙。患者可出現水腫、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冠心病患者中亦不少見。心肌缺血可影響心臟的電生理活動,導致心律不齊、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異常心律。嚴重的心律失常可引發心臟驟停,導致患者猝死。
在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藥物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預防血栓形成;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絞痛發作;以及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用于降低血脂,穩定動脈斑塊。這些藥物的合理應用,對于控制冠心病病情、預防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