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的一種消化疾病。
通常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而且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的一種消化疾病。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在臨床上按病程長短,將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發病原因更為復雜,可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如果患有腹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治療,比如止瀉顆粒、綠梅止瀉顆粒、康復止瀉片等藥物。在此期間,禁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辣條、大蒜等,要適當的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白菜、蘋果等,還要多喝溫開水,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還要注意局部的衛生情況,這樣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