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損傷有水腫、惡心、嘔吐、消瘦、腹痛、疲乏無力、發熱等癥狀。
腎小球損傷常發生于雙側腎臟腎小球,腎小球損傷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的纖維化和硬化,有的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僅在實驗室檢查時發現尿檢異常。有的患者的臨床表現多為非少尿性或者少尿性腎功能不全,伴有惡心、嘔吐、消瘦、腹痛、疲乏無力、發熱、皮疹及關節痛。如果合并腎小管功能損傷,患者會出現糖尿、氨基酸尿、磷酸鹽尿,也可以表現為腎小球性蛋白尿,造成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紊亂。若腎小球損傷持續存在,可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并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如貧血、血壓升高等,最終形成尿毒癥。
腎小球損傷可由急性腎炎、慢性腎炎等疾病引起,急性腎炎引起的腎小球損傷大多可以治愈,但慢性腎炎引起的腎小球損傷只能延緩疾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