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狀病毒(新冠)感染流行期間,體溫監測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新冠感染者的體溫正常值范圍通常維持在36°C至37.3°C之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新冠感染者都會出現發熱癥狀,有些可能僅表現為咳嗽、乏力,甚至無癥狀。
1、了解新冠感染后的體溫變化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腋下體溫超過37.3°C被視為發熱。低熱范圍為37.3°C至38°C,中等度熱為38.1°C至39°C,高熱則達到39.1°C至41°C,超過41°C為超高熱。新冠患者體溫的升高程度,可因個體差異及病情輕重而有所不同。
2、面對新冠感染引起的發熱,合理的應對策略不可或缺。在低熱狀態下,患者通常無需使用解熱鎮痛藥物,可通過物理降溫方法,如用溫水擦拭身體、適量增加水分攝入等,來幫助身體散熱。若體溫持續上升,進入中、高熱階段,則應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考慮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或尼美舒利顆粒等解熱鎮痛藥物進行治療。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體溫只是新冠感染監測的一個方面。患者在關注體溫的同時,亦應留意其他可能的癥狀,如咳嗽、呼吸困難等,并密切關注自身的整體健康狀況。若出現任何不適,或癥狀持續加重,應立即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個人防護,仍是預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