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引流管不需要一直插著。
黃疸是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表現,即血中膽紅素濃度升高使鞏膜、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發生黃染的現象。黃疸是肝內外各種疾病所引起的膽紅素代謝障礙的綜合性病理過程,是臨床常見的一個重要癥狀和體征,可由多種疾病所致,主要見于肝膽系疾病,亦可見某些急性傳染病、代謝病、血液病、先天性疾病等。正常血清總膽紅素濃度為1.7-17.1μmol/L,其中結合膽紅素低于6.8μmol/L。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如果患者的黃疸比較嚴重,是可以采取穿刺引流的方式進行治療的,可以起到降低膽紅素、緩解黃疸的作用。一般而言,待患者的黃疸消退,膽紅素下降后就可以在醫生操作下將引流管拔除。但是建議患者在插引流管期間,注意局部衛生,以免導致感染,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