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一種因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而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的心血管疾病。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常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主要癥狀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其典型癥狀為胸骨后壓迫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持續數分鐘至半小時不等。心肌梗死則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最嚴重的后果,癥狀包括持續的胸痛、氣促、惡心和出汗,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在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時,藥物療法是基礎。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它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降脂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血脂水平,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以及硝酸甘油等硝酸酯類藥物,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
除了藥物治療,生活方式的調整也至關重要。患者應避免高脂、高鹽飲食,戒煙限酒,保持適量運動,并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以延緩冠心病的進展。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治療還包括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如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和支架植入術,能夠直接開通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手術治療則主要針對復雜病例,如冠狀動脈搭橋術。
總的來說,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綜合治療措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調整生活方式,遵醫囑規范用藥,并定期進行檢查。如有疑似癥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