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病主要是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藥物因素以及細菌感染等引起。例如長期大量的吸煙、喝酒會直接刺激胃黏膜,然后導致胃黏膜損傷,從而發生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導致胃癌。其次飲食不節制,長期的暴飲暴食、喜歡吃生冷食物以及油膩、很咸的食物,還喜歡吃刺激性強的食物,長期吃粗糙的食物等,都容易導致胃病。還有長期飲食不規律,不按時吃飯、饑一餐飽一餐以及睡前進食太多等,還有飲食不衛生,吃了沒有清洗的一些食物、一起共用餐具或者餐具消毒不徹底等,這些也會導致胃病。另外,長期服用某些損傷到胃黏膜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等。
對癥用藥建議:
在治療上,需結合內鏡下表現和患者本人的臨床癥狀進行藥物治療,如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如果檢測出合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要遵醫囑使用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一種鉍劑,比如枸櫞酸鉍鉀,兩種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聯合使用10到14天進行治療。
飲食注意:
胃病的患者在平日飲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過涼的食物與飲品,例如盡量少吃蔥、姜、蒜等調味品,少喝冰鎮的飲品等。還要盡量避免飲酒,多喝溫養脾胃的小米粥,從而來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例如青菜、西紅柿、蘋果、香蕉等。其次,在吃飯的量上要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不要給脾胃造成太重的負擔,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