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會怕冷也會怕熱,兩個階段都屬于發燒期間的正常表現。
患者在發燒初期由于體溫正處于上升期,體內血液會重新分布,到達重要臟器的血液相對較多,而皮膚和末梢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會引起手腳冰涼的情況。另外在發燒過程中患者散熱的功能減小,產熱會增加,皮膚內的小血管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現象,皮膚血流會減少,從而皮膚溫度就會降低,導致患者出現渾身發冷的情況。而當體溫達到高峰期時,皮膚的血管由收縮轉為舒張,使患者出現皮膚發紅并伴有燒灼感的情況,而且呼吸也會加深加快,此時散熱會大于產熱,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怕熱的情況,所以發燒一般會怕冷也會怕熱。
當患者出現發燒的情況時,可以使用溫毛巾來擦拭手心、腳心以及腋窩等部位,能夠促使機體散熱,從而達到一定的物理退燒作用。如果患者體溫超過38.5℃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以及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