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可能是由于痔瘡、肛裂、結腸炎等原因導致,可通過局部用藥、口服藥物、手術等方式治療。
1、痔瘡
痔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日常飲食辛辣,導致肛周部位血液回流受阻所引起的疾病,臨床癥狀主要以肛門腫脹、便血、排便疼痛、排便困難等癥狀。可遵醫囑局部使用美辛唑酮紅古豆醇酯栓、熊膽痔瘡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藥物進行治療。
2、肛裂
如果長期存在便秘,在排便時會導致肛周皮膚組織出現撕裂性損傷,從而引起便血、排便疼痛等癥狀。癥狀較輕者可遵醫囑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洗,癥狀嚴重者應及時前往醫院配合醫生進行肛門皮瓣技術、肛門內括約肌切斷術等手術方式治療。
3、結腸炎
若進食了不干凈的食物,會導致結腸黏膜受到刺激,從而引起炎癥性病變,造成便血癥狀,同時并伴有腹瀉、腹痛、嘔吐等。可遵醫囑服用柳氮磺砒啶腸溶片、美沙拉嗪腸溶片、奧沙普秦腸溶片等藥物治療,可起到較好的消炎作用。
除上述原因外,便血還有可能是由于細菌性痢疾等原因引起,應完善檢查對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