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的發病率通常在3%~12%,支原體感染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支原體是細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能夠造成人類感染的支原體主要有肺炎支原體、生殖支原體、人型支原體和解脲脲原體,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感染。支原體感染的發病率并不高,經臨床研究查明,此發病率在3%~12%,而且支原體的傳染性較強,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生殖支原體、人型支原體、解脲脲原體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受到支原體感染后,需要遵醫囑服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阿莫西林膠囊、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諾氟沙星膠囊等。
在患病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同時多飲水,每日飲水量建議在2000毫升以上,保持個人衛生,對加快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