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治愈率是比較高的。梅毒治療以青霉素治療為主,用藥要盡早、足量、規范。早期梅毒經過科學徹底的治療、隨訪復查,可以根治,治愈后同正常人一樣。而晚期梅毒造成的損害難以逆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侵犯多系統的慢性性傳播疾病。梅毒螺旋體幾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產生各種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復雜,并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梅毒,危害極大。
臨床上梅毒可分為三期,不同時期的表現不同。
1、一期梅毒:常在感染后 2 或 3 周左右開始發展。一般無全身癥狀,主要為硬下疳和淋巴結腫大。
2、二期梅毒:常發生在硬下疳消退 3~4 周(感染 9~12 周后),有時可與硬下疳同時出現。梅毒疹可表現為紅色或紅褐色丘疹、斑丘疹(丘疹周圍皮膚下面發紅)、斑塊等,與普通皮膚病類似,通常不會發癢或僅有輕微瘙癢。有的皮膚黏膜上出現膿皰(皮膚上的隆起,其內含有膿液)、潰瘍,潰瘍可能發生在口腔、咽喉或生殖器。此外,患者還可出現神經損害,表現為頭痛、嘔吐、貪睡、反應遲鈍等。
3、三期梅毒:一期、二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經過 3~4 年(最早 2 年,最晚 20 年),40% 患者發生三期梅毒。主要表現為永久性皮膚黏膜損害,并可侵犯骨骼、心臟、神經系統,嚴重者危及生命。
少部分患者雖然已無臨床癥狀,但是由于治療不徹底,體內仍潛伏著梅毒螺旋體,有可能復發。并且部分患者治愈后,因未進行科學防護,可能再次感染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