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年齡段來看,40多歲牙齒掉了是不正常的,可能是由于外力作用、牙周炎、齲齒或者牙齒質量差等原因造成的。
1、外力作用:牙齒受到磕碰等可能會導致牙齒松動,然后就有可能會掉了。
2、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體組織周圍的組織出現的疾病,患者往往沒有牙體組織的疾病,但牙齒會掉了,這是由于牙槽骨發生了吸收所導致的。牙齒生長在牙槽骨里面,如果牙槽骨量變少,牙齒就會出現松動,甚至脫落,其根本的原因是牙結石刺激形成的。牙結石是由于患者刷牙不徹底,導致牙菌斑附著于牙齒表面,日積月累形成的細菌團塊,單純刷牙無法清除,應及時到醫院清理,可采取齦上潔治術和齦下刮治術來清除。比較嚴重的牙周炎,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翻瓣術、植骨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等進行治療。
3、齲齒:口腔衛生差可能會導致齲齒會從而造成牙齒掉了的情況。患者需要積極防治齲齒,減少食用較軟且帶黏性的食物,并且認真清潔口腔,有齲洞時及時就醫充填齲洞等。
4、牙齒質量差:缺鈣、不規律的飲食或者偏食、挑食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造成牙齒質量下降,導致掉牙,日常應注意飲食均衡,改變偏食、挑食的習慣。
建議對牙周病進行有效防治,可以防止牙齒過早脫落,日常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飯后漱口,定期清理牙垢,堅持每天早晚兩次刷牙。還要少吃硬質食品,多吃含鈣和維生素C的食品,并要注意避免外力的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