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療的四個基本原則是復位、固定、藥物治療與康復治療。
復位是骨折治療的首要步驟,旨在恢復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位置。醫生會通過手法復位或手術復位,確保骨折端對位對線良好,為后續的愈合奠定基礎。
固定則是為了保持骨折復位后的穩定,防止骨折端再次移位。根據骨折類型和部位,醫生會選擇適當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夾板固定或內固定等。有效的固定能夠確保骨折在愈合過程中保持正確的位置。
藥物治療在骨折治療中同樣占據重要地位。常用的藥物包括止痛藥、抗生素和促骨折愈合藥物。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抗生素如頭孢類藥物,用于預防感染;而促骨折愈合藥物如骨肽片、接骨七厘片等,則有助于加速骨折的愈合進程。
康復治療是骨折治療的最后階段,旨在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和預防并發癥。康復治療包括物理療法、運動療法和職業療法等,通過系統的康復訓練,幫助患者逐步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