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血癥指的是血漿中脂類含量異常降低的一種病理狀態,其診斷標準主要包括總膽固醇(TC)水平低于120mg/dl(3.1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低于50mg/dl(1.3mmol/L)。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甘油三酯(TG)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
總膽固醇是血液中所有膽固醇的總和,其水平過低可能表明機體存在脂質代謝異常。低密度脂蛋白則是運輸膽固醇至全身組織的主要載體,其水平降低可能意味著膽固醇的供應不足。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一種脂肪物質,參與能量代謝。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可能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或某些慢性疾病狀態有關。高密度脂蛋白則負責將膽固醇從周圍組織運回肝臟進行代謝,其水平降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診斷低脂血癥時,醫生還會綜合考慮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其他相關檢查結果,需要注意的是,低脂血癥可能由原發性(遺傳性)或繼發性因素引起。原發性低脂血癥多與基因突變有關,而繼發性低脂血癥則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感染、吸收不良綜合征等疾病。
治療低脂血癥時,應首先針對可能的繼發性原因進行治療。對于原發性低脂血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補充適量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E,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