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又稱褥瘡,是長期臥床患者常見的皮膚并發癥。具體分析如下:
壓瘡的形成多與持續受壓、局部皮膚環境改變、營養狀況不佳及慢性疾病有關。口小底大的壓瘡特指創面外部口徑小,而內部腔隙較大的情況,這增加了治療的復雜性。
治療這類壓瘡,首要任務是定期評估傷口,準確分期,以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常用的治療策略包括:
1、徹底清創,去除壞死組織,減少感染風險。
2、選用合適的敷料,如填塞敷料,以適應壓瘡的特殊形態,促進傷口由內向外愈合。
3、負壓引流技術(VSD)的應用,能有效控制傷口滲出,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在藥物治療方面,根據壓瘡的不同階段和癥狀,可選用以下藥物:
1、紅霉素軟膏,用于抗感染,促進傷口愈合。
2、磺胺嘧啶銀軟膏,具有廣譜抗菌作用,適用于皮膚和黏膜感染的治療。
3、康復新液,能養陰生肌,通利血脈,促進皮膚修復。
此外,對于疼痛明顯的患者,還可酌情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等止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