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人常見的心理及行為反應有:主觀感覺異常,注意力轉向自身;心境不佳,情緒不穩;被動依賴,情感脆弱等等。
慢性病常見于患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疾病等治療時間較長、治療效果欠佳,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維持治療。慢性病人由于長期服用藥物控制病情,且疾病反復較難控制,慢性病人很容易出現心理及行為反應異常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面:
1、主觀感覺異常,注意力轉向自身?;疾『螅瑢⒆⒁饬D向自身,感覺異常敏銳,心中總想自己的病,而對其他事物很少關心,很容易被別人誤解為自私或冷漠。
2、心境不佳,情緒不穩。生病屬于劣性刺激,勢必影響病人的情緒,形成不良的心境,病情越重,病程越長,這種異常情緒反應越嚴重。這種消極情緒不利于康復。
3、被動依賴,情感脆弱。由于病人受到親人的關懷與照顧,病人會變得被動、依賴性增強。情感變得脆弱,總希望親友多照顧、多探視、多關心自己。
慢性病人的家屬以及好友應多多關注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及行為反應,必要時可以選擇進行心理疏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