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時血壓達到150mmHg,通常是不正常的。
一般來說,血壓的正常值范圍是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因此,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單獨達到150mmHg,都屬于偏高的范疇。
感冒時由于感染,血管內皮細胞可能會受損,同時患者出現發熱的情況,此時機體會出現缺氧等狀態,易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心臟收縮時心臟的輸出量增加,從而導致血壓升高。而且感冒時患者出汗量少,機體水分減少,可能導致機體血容量增加,進一步導致血壓升高。
如果感冒時血壓達到150mmHg,可能是高血壓的表現,患者可能會有頭暈、頭痛、乏力、心悸等癥狀。不過這種血壓升高也可能是一過性的,即由于感冒等暫時性因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在感冒康復后血壓可能會恢復正常。然而,對于有高血壓病史的人來說,感冒時血壓升高可能是一個異常信號,需要立即就醫。
治療方式可以從調整生活方式開始,如戒煙、限制酒精攝入、增加運動以提高心血管的調節適應能力。如有必要醫生可能會開具降壓藥物。總之,當感冒后血壓達到150mmHg時,建議盡快就診心血管內科,讓醫生綜合評估病情并制定治療方案,避免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