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腫瘤達到16公分時,治療策略需綜合考慮多種方法,常見的治療手段一般包括肝臟切除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射頻消融術、靶向藥物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
肝臟切除術是一種通過外科手術移除肝臟中惡性腫瘤的方法。對于局部晚期、尚未轉移且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有效的根治手段。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適用于不能耐受手術或作為姑息治療的患者。該方法通過導管將化療藥物和栓塞劑直接送至腫瘤供血血管,提高局部藥物濃度并阻斷腫瘤血供。
射頻消融術則適用于腫瘤位置適宜、數量不多的情況。利用高溫電流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對小型、孤立的肝腫瘤效果顯著。
靶向藥物治療如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瑞伐非尼片等,是針對特定分子異常的口服藥物,能夠抑制腫瘤生長,對無法手術或復發性肝癌有一定療效。
免疫治療如PD-1/PD-L1抑制劑,旨在激活機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細胞,對晚期肝癌患者可能帶來生存質量的改善。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避免高脂肪食物以減輕肝臟負擔。同時,定期的影像學檢查和肝功能監測對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至關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治療都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性。如有疑慮或出現癥狀,請及時就醫以獲取專業建議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