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在臨床中是指發熱,淋雨后一般會在2-24小時之間發熱。
淋雨后身體著涼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的功能,使機體的體溫調節點上移,引起體溫上升。如果毛孔處于張開狀態,淋雨后,雨水的寒氣便會通過毛孔侵入機體,導致發熱的癥狀。部分人群發熱的癥狀出現的比較迅速,一般會在淋雨后2小時發熱,也有部分人群會在淋雨后24小時的時候發熱,還可能會伴隨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如果淋雨后出現發熱的情況,但是體溫沒有超過38.5℃,可以通過用溫水擦拭腋窩、腹股溝、手心等物理降溫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遵醫囑口服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使體溫降低。
在發熱期間應多喝水,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機體代謝,平時應做好自我保護,根據天氣情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身體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