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體性恍惚障礙的臨床表現是患者在某個時刻或某一階段出現不由自主的意識狀態的顯著改變,個體原有的身份被新的個人身份所替代,后者的身份認同感受到某種精神、力量、神靈或另一個人的影響,伴隨著不由自主的、通常被患者體驗為被支配的行為或動作,事后對發作過程部分或完全遺忘。以上兩種障礙的癥狀并不是由于藥物或物質的直接影響,不能解釋為另一種精神和行為障礙或睡眠-覺醒障礙,也不是當地主流文化、宗教或精神活動的一部分(例如有些文化中的巫師常以進入恍惚狀態、充當神媒來進行傳統療病儀式)。這些癥狀達到對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領域造成重大損害的程度。
目前的治療手段有持續提供支持性心理治療,建立有效的治療關系;進行心理教育、解釋性心理治療;對于抑郁、焦慮、睡眠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癥狀,可對癥使用相應的精神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