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嗆奶可能會表現為哭鬧、咳嗽、嘔吐、皮膚發紺、呼吸困難等癥狀,如果這些癥狀持續存在,應立即就醫。
1、哭鬧:
主要是因為嗆奶時的不適感和恐懼感。嗆奶時,奶液可能誤入氣道,刺激呼吸道,引起寶寶的不適和疼痛,同時這種突如其來的刺激也會使寶寶感到害怕和不安,因此會表現出哭鬧的行為,建議及時安撫寶寶的情緒,以減少因恐懼和不適引發的哭鬧,同時改變喂奶時的體位,如頭部抬高,可減少吞咽時空氣和奶水進入胃部,改善嗆奶現象,
2、咳嗽:
通常是因喝奶姿勢不對,或喝奶的速度過快,從而導致寶寶嗆奶咳嗽,無特殊不適癥狀發生,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可自行緩解。建議在喂奶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奶瓶和奶嘴,保持適當的喂奶速度和姿勢,以避免嗆奶和咳嗽的發生。
3、嘔吐:
由于新生兒食管下端的括約肌功能可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這可能導致胃內容物(包括奶液)逆流進入食道,進而引起嘔吐,嘔吐多發生在嗆奶后幾分鐘內,可能會有奶渣樣物質從口中排出。首先確保新生兒呼吸道暢通,建議及時清除新生兒口腔和鼻腔內的嘔吐物,防止窒息,如果嘔吐嚴重或伴隨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
4、皮膚發紺:
新生兒嗆奶時,奶液可能進入呼吸道,導致氣體交換受阻,血液中的氧合血紅蛋白減少,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導致部分氧氣供應不足,使皮膚和黏膜呈現青紫色改變,從而引發發紺現象,建議將新生兒置于側臥位,有利于奶液從口腔流出,減少吸入風險。如缺氧癥狀嚴重,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進行吸氧治療,以糾正缺氧狀態。
5、呼吸困難:
由于新生兒胃內容物回流到咽部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氣道痙攣和分泌物增多,從而引發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會伴有三凹征,如出現窒息癥狀,應立即停止喂奶,并采取頭低位,此時需要立即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氣管插管術等緊急處理。
所以,家長喂奶時一定要用正確的喂奶方式,如果嬰兒頻繁出現嗆奶,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攝食功能評估,看是否有吞咽功能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