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又稱急性混合表型白血病或模糊表型急性白血病,是一種治療難度較大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該疾病的治愈率相對較低,約在20%左右。
這意味著,盡管醫生和患者都會盡力進行治療,但多數患者可能無法完全治愈。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化學因素及電離輻射等有關。患病后,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心悸、鼻腔及牙齦出血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高白細胞綜合征、皮膚黏膜感染、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及酸中毒等嚴重并發癥。
在治療方面,采取足量、全程、聯合化療是治療原則,旨在達到白血病的完全緩解。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注射用環磷酰胺、阿糖胞苷等。靶向治療如甲磺酸伊馬替尼膠囊、達沙替尼片等也用于特定患者。對于高危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可能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手段,但此方法供者來源受限,且并發癥風險高。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