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蛋白低、紅細胞壓積低、平均紅細胞體積低表示機體出現貧血,通常是小細胞不均一性低血素性貧血,以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較大。
缺鐵性貧血的晚期,可出現典型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當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ID),繼之紅細胞內鐵缺乏(IDE),最終引起缺鐵性貧血(IDA)。病因:1.需鐵量增加而鐵攝入不足,多見于嬰幼兒、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婦女。2.鐵吸收障礙,常見于胃大部切除術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進入空腸,繞過鐵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腸),使鐵吸收減少。3.鐵丟失過多,慢性長期鐵丟失而得不到糾正則造成缺鐵性貧血。治療原則是:①根治病因,②補足貯鐵。病因治療,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婦女是由于營養不足引起,應改善飲食。月經多引起的,應調理月經。上消化道潰瘍,應抑酸治療等。補鐵治療,治療性鐵劑有無機鐵和有機鐵兩類。無機鐵以硫酸亞鐵為代表,有機鐵則包括右旋糖酐鐵、葡萄糖酸亞鐵、山梨醇鐵、富馬酸亞鐵和多糖鐵復合物等。
上述內容僅作為介紹,出現血紅蛋白低、紅細胞壓積低、平均紅細胞體積低必須經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