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嗜酸細胞絕對值偏低
2020-08-01 1709次
病情描述:
嗜酸細胞絕對值偏低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淋巴細胞絕對值偏低是怎么回事淋巴細胞絕對值偏低是指淋巴細胞在外周血中出現了降低,正常情況下淋巴細胞在外周血中百分比為20%~40%,絕對值為(0.8~3.5)×10的9次方每升。如果出現淋巴細胞絕對值偏低,低于0.8×10的9次方每升,往往是由于多種原因所引起。比如病人使用了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的藥物有可能會導致淋巴細胞絕對值偏低,同時病人有可能會出現中性粒細胞絕對值相對性的偏高。如果病人經常接觸放射線的照射,有可能出現淋巴細胞絕對值偏低。病人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處于急性傳染病的急性期,也是有可能出現淋巴細胞絕對值偏低的。患者需要進一步進行檢查,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骨髓穿刺檢查。01:51
-
中性細胞絕對值偏高怎么回事中性細胞絕對值偏高,在臨床當中首先考慮感染性的疾病,如急性的肺部的感染,會引起中性細胞的增加,還有像尿路感染,如泌尿系的結石引起泌尿系的逆行感染、膀胱炎等,還有像肝膿腫等局灶性的感染,引起全身的感染的播散,都會出現中性粒細胞的增高。第二,應激反應,比如出現比較大的外傷、車禍、燙傷、燒傷等都會引起中性粒細胞的增加。第三,中毒也會引起中性粒細胞的增加。第四,血液系統的疾病,比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也會出現白細胞的增加和中性粒細胞的增加。還有藥物性的因素,比如應用口服或靜脈的糖皮質激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中性粒細胞的升高。假如粒細胞增高之后,應該及早的到醫院進一步查明病因,給予正確的臨床治療。01:57
-
嗜堿性粒細胞絕對值嗜堿性粒細胞也是白細胞當中的一種,它起源于骨髓造血多能干細胞,在骨髓內分化成熟后進入血流。嗜堿性粒細胞呈橢圓形,直徑是10~12μm。胞質紫紅色呈少量粗大但是大小不均、排列不規則呈藍黑色嗜堿性顆粒,常常覆蓋于核面上。胞核一般為兩到三葉,因為被顆粒遮蓋,核著色較淺。嗜堿性粒細胞數量增多多見于一些過敏性的疾病,還有某些血液疾病以及一些惡性腫瘤或者是某些傳染性的疾病。嗜堿性粒細胞,它的正常值一般是0.12~0.8乘以10的9次方每升。語音時長 1:25”
-
嗜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偏低是什么原因首先對于這個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偏低,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原因?我們知道正常人的白細胞最主要的成分就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人體的一個衛士。對于細胞減低的情況,一定要引起注意,因為所有的中性粒細胞的百分比降低,這個指標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它的絕對值偏低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引起注意,大部分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嚴重的一個病毒感染,或者是細菌性的感染,還有一些白血病的患者也會出現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偏低的情況。這種患者很容易遭受嚴重的感染,即便應用抗生素治療,治療效果也是非常差的,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數小于0.5乘以10的九次方每升,它稱為粒細胞缺乏癥。這個時候,病人一定要住入到無菌的病床期間,然后應用強有力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并且合并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白細胞增高的情況。語音時長 01:28”
-
嗜酸粒細胞絕對值嗜酸粒細胞即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一般為(0.05~0.5)×10^9/L。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殺滅細菌和寄生蟲的作用,也是免疫反應和過敏反應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參考范圍為(0.05~0.5)x10^9/L,其值的增高和減少均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比如該值增高可能是過敏性疾病、
-
嗜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偏低的原因嗜中性粒細胞一般指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偏低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等。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通常是由于多種病毒感染引起,比如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等,而且屬于傳染性疾病,會通過血液、性接觸以及母嬰傳播,典型癥狀有機體乏力、食欲不振、皮膚瘙癢以及肝區疼痛等,同時還會引起中性粒細胞
-
嗜酸性細胞絕對值偏高說明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
嗜堿性粒細胞絕對值偏高有沒有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