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33歲閉經了會是什么病
病情描述:
33歲閉經了會是什么病
答醫生回答
病情分析:
33歲的女性就出現閉經,很有可能是卵巢早衰導致,但也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引起,還有可能是由于垂體泌乳素瘤導致。但也有的女性是懷孕引起的生理性閉經,因為女性在懷孕以后卵巢會持續分泌雌孕激素,所以通常就不會來月經。
意見建議:
所以女性在出現閉經以后建議不要盲目用藥來治療,而是應該先查血HCG,或者是用早孕試紙、驗孕棒來檢測判斷女性是否懷孕,然后再進行治療。
為你推薦
-
hpv33感染是什么病hpv病毒稱為人乳頭瘤病毒,hpv33型屬于hpv的高危型病毒,目前已經證實hpv高危型持續感染可能會導致宮頸癌的發生。如果hpv33型持續存在,發生宮頸癌的概率會增大。并不是存在hpv感染就一定會發生宮頸癌,所以還要結合婦科宮頸的查體,包括細胞脫落學檢查,甚至局部組織病理,明確判斷是否發生宮頸癌。如果有宮頸癌的病變,需要做宮頸的錐切手術,如果沒有宮頸癌的病變,只需要定期監測,局部可以應用干擾素,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平時要注意局部的衛生。01:40
-
閉經的癥狀是什么?閉經分為生理性閉經和病理性閉經,今天要講的是病理性閉經,最典型的癥狀就是16歲青春期過后一直沒有來過月經;另外一種就是以前都維持正常月經周期,但突然連續3個月以上的這種情況,這兩種閉經的典型癥狀都要及時治療。引發病理性閉經的病因很多,如精神因素、藥物因素、婦科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建議應該去醫院婦科的內分泌科就診,通過檢查找出導致閉經的具體病因,其中體內黃體激素缺乏是引發閉經的常見原因,黃體激素又稱黃體酮,它由女性卵巢分泌,具有保護子宮內膜的作用;當體內黃體缺乏時,子宮內膜過薄,子宮缺血時就會出血閉經癥狀,這時通過體外補充黃體酮能有效治療閉經,經常用的藥品有黃體酮軟膠囊等。閉經治療時服用黃體酮,需要嚴格遵醫囑用藥,由于它本身就是一種激素,所以如果亂服用的話,可能會引起機體內分泌紊亂,出現體重增加、陰道突破性出血等不良反應,如有身體不能耐受的癥狀,要及時去醫院復診等。如需使用黃體酮軟膠囊,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師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02:09
-
33歲閉經了會是什么病如果女性33歲出現閉經,有多種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的,比如宮腔存在炎癥或者宮腔內多次手術操作,像人工流產手術,診刮手術會引起宮腔粘連,這樣就會導致閉經的,如果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長有腫瘤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引起閉經,如果女性卵巢功能早衰,體內的激素水平下降,也有可能引起閉經。所以女性出現閉經,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由專業的婦科醫生做婦科檢查,抽血化驗激素水平等診斷病因,必要時給予對癥治療。語音時長 01:10”
-
33歲閉經會有什么危害閉經這種情況在婦科門診經常會遇到,尤其是很多比較年輕的女性,會因為提前閉經而到婦科就診。33歲女性就閉經,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屬于病理性閉經,對身體也是有危害的,比如可以導致不孕癥,因為閉經,有可能是由于內分泌失調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宮腔或者是宮頸管粘連引起的。另外,也不排除卵巢早衰的可能性。因此,會導致不孕癥的發生。再就是,提前閉經會讓女性心情過于煩躁,這樣也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其他臨床疾病,因此需要積極完善相關檢查來查明原因,然后進行治療。語音時長 01:08”
-
33歲閉經會有什么危害病情分析:33歲閉經有可能出現陰道干澀、性欲下降、性生活困難,不孕、記憶力減退、骨質疏松等癥狀。33歲出現閉經情況,說明卵巢功能減退,建議及時的抽血化驗性激素6項做B超看看子宮卵巢的情況,然后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物來進行調理。意見建議:平時生活要規律,不要熬夜,不要給自己壓力過大,需要放松心情,在醫生指導下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來進行人工周期的調理,還可以加上中成藥坤泰膠囊或者是麒麟丸。
-
33歲閉經怎么辦病情分析:33歲的女性就出現閉經,那需要專門去醫院婦科就診,先查血HCG,看是否是懷孕導致的閉經。然后還要檢查彩超,看目前的內膜厚度情況,同時看子宮和卵巢是否有萎縮變小現象,而且還應該專門做性激素六項檢查以及甲狀腺功能檢查。意見建議:通常都建議閉經后的女性要空腹抽血做性激素六項檢查,而且在抽血前半小時要靜坐,這樣抽血檢查的結果才會更加準確。
-
33歲會不會閉經33歲女性是否會閉經,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決定。如果處于孕期,一般是會閉經。如果排除懷孕,一般是不會閉經的。閉經是指無月經或月經停止。1、會:如果女性已經懷孕,會出現閉經的情況,即月經暫時不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繼續懷孕就可以的,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2、不會:女性的閉經年齡一般是在45歲到55歲左右
-
65歲下面輕微出血會是什么病65歲出現下面輕微出血的情況,可能涉及多種疾病,主要包括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問題以及肛腸疾病等。首先,老年性陰道炎是常見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黏膜逐漸變薄,抵抗力減弱,容易受病原體感染,引發炎癥,導致出血、瘙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