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因素我們比較常見的是糖皮質激素類的藥物,比如像地塞米松、醋酸潑尼松、氫化可的松等等。有一些人因為病情需要,在用了激素之后就會出現這種痤瘡樣的皮疹。它的發病有以下幾個特點,它一般是在用藥1到2個月之后出現。皮疹的分布除了面部以外,胸部還有背部的上側也是一個比較好發的部位。從皮疹形態來看,它的皮膚表現比較孤立,大小形態都是比較均勻一致的,在皮疹的周圍可能會有一些紅暈。另外在停藥以后,痤瘡就會自然減輕或者是痊愈。
第二個就是維生素類的藥物,像維生素B1、B6、B12這些也可能會誘發痤瘡的產生。第三類藥物就是抗結核的藥物,像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等。第四類的藥物,就是一些含鹵素的化合物,像碘、溴、氯等等。一般常發生在長期與這些化合物接觸的病人,引起的是職業性的痤瘡。第五點就是發生在一些腫瘤的病人,像結腸癌、肺癌等等,往往會應用一些靶向藥物,這些靶向藥物也會引起痤瘡樣的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