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是比較大的概念。在臨床上,經常就叫膽囊息肉樣變,也就是息肉,可能是不同的性質來形成息肉。一般來說,這種可以分成真性息肉和息肉樣的病變。這種假性息肉,一般來說,比如像腺瘤,膽囊壁上突起長的小的腺瘤,叫腺瘤樣的息肉。還有一些是膽囊慢性粘膜,這種慢性炎癥,逐漸形成局部的炎性增生形成炎性息肉。
所以息肉,如果慢性炎癥長期刺激,或者是腺瘤的逐漸增大,是有可能會發生惡變的,也就是會發展成膽囊癌。這種息肉長到一公分或者0、8以上,還在不斷的增長趨勢,就建議病人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切除膽囊,來明確它是不是已經發生病變。如果沒有病變,也是可以預防,它日后發生癌變。因為癌變的過程當中,人體是沒有任何感覺的,一旦它發生癌變,也沒有癥狀,但有癥狀時候,一發現可能就是晚期了。
所以這種息肉,還是要密切來監測它的變化。大多數息肉是膽固醇性的息肉,多發的比較常見。在超聲上來看,就是有的是等回聲,或者高回聲的,這種膽固醇結晶,它慢慢發展以后就形成了膽結石。膽結石逐漸長大也會形成,比如慢性炎癥,膽囊炎影響膽囊功能,或者結石的嵌頓,誘發急性膽囊炎。
這些膽結石,相應的一些并發癥,所以得了膽囊息肉,一旦體檢或者檢查時候,發現膽囊息肉,也沒有什么害怕的,就是要定期去隨訪去觀察,這個東西變化,一旦發現它有什么變化,再根據具體情況,看看是否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