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起病隱匿,跛行和患髖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輕度跛行步態即患兒為緩解疼痛所采取的保護性步態,縮短患肢負重間期,患兒所述的疼痛部位往往在腹部大腿內側和膝關節,跑步和行走過多時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以后明顯減輕。體格檢查可發現髖關節各方向活動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其是外展和內旋活動受限更為明顯,而且髖關節活動能誘發疼痛早期,髖關節周圍肌肉出現痙攣和輕度萎縮。在滑膜炎階段,髖關節前方有深壓痛,并出現輕度屈曲和外展畸形。X線表現上主要表現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同時骨頭向外側輕度移位,但一般不超過二至三毫米。
二骨頭骨骺受力早期即壞死前期X線片征象,主要是骺膜比正常的小,連續觀察六個月不見增長,說明軟骨內化骨暫時性停止,關節間隙增寬,股骨徑上緣呈現圓形凸起。壞死期X特點是骨頭前外側壞死,在正位X線片上觀察出現不均勻的密度增高影像。碎裂期X線片上顯示初硬化區和稀疏區相間分布。愈合期或后遺癥期,此疾病免疫穩定,骨質疏通區有正常的骨小梁填充,因此骨質的密度趨向均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