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重要的中間過程。它的特征是血管內凝血被激活,微循環血栓形成,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導致繼發性纖溶酶大量生成。臨床出現出血,臟器功能障礙,微血管病性溶血和休克等癥狀。多種疾病都可以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最常見于產科并發癥,嚴重重度感染,嚴重創傷,轉移性腫瘤等等。
治療方案第一個就是處理原發病,她是終止DIC的主要措施。
第二是支持治療,包括補充凝血因子和小板輸注,補充新鮮血漿是改善凝血因子缺乏的首選治療。出血的患者建議小板計數維持在五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以上。第一纖維蛋白血癥患者可以補充纖維蛋白,靜脈滴注。
第三個就是抗凝治療,抗凝劑可以阻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病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