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氣胸通常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閉合性(單純性)氣胸
胸膜破裂口較小,隨肺萎縮而閉合,空氣不再繼續進人胸膜腔。胸膜腔內壓接近或略超過大氣壓,測定時可為正壓亦可為負壓,視氣體量多少而定。抽氣后壓力下降而不復升,表明其破裂口不再漏氣。
(二)交通性(開放性)氣胸
破裂口較大或因兩層胸膜間有粘連或牽拉,使破口持續開放,吸氣與呼氣時空氣自由進出胸膜腔。胸膜腔內壓在0cmH2O上下波動;抽氣后可呈負壓,但觀察數分鐘,壓力又復升至抽氣前水平。
(三)張力性(高壓性)氣胸
破裂口呈單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氣時胸廓擴大,胸膜腔內壓變小,空氣進入胸膜腔;呼氣時胸膜腔內壓升高,壓迫活瓣使之關閉,致使胸膜腔內空氣越積越多,內壓持續升高,使肺臟受壓,縱隔向健側移位,影響心臟血液回流。此型氣胸胸膜腔內壓測定常超過10cmH2O,甚至高達20cmH2O,抽氣后胸膜腔內壓可下降,但又迅速復升,對機體呼吸循環功能的影響最大,必須緊急搶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