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療法。無論是急性感染性腹瀉還是慢性感染性腹瀉,排便形狀改變,腹痛及腸道微生態紊亂,而腸道微生態紊亂又可進一步加重腹瀉和影響腹瀉愈后。
2、抗感染治療。在抗感染腹瀉中病原學診斷非常困難期,明顯滯后,故感染治療均有經驗性治療,應在感染性腹瀉中病毒感染所占比例較高,有一定的自限性,使用抗生素效果感染治療不作為首選。
對有膿血便伴全身中毒癥狀,應檢驗性服用口服抗菌藥,推薦使用氟喹諾酮類。對于嚴重的細菌性腹瀉伴嘔吐者,應靜脈給予環丙沙星。對于出現低血壓、溶血性休克、麻痹性腸梗阻及臟器功能障礙等并發癥患者應予以第三代、四代頭孢菌素治療,且需立即液體修復及糾正休克,并及時將患者轉入監視器或上級醫院治療。
3、對癥治療。根據感染性腹瀉的嚴重程度可選擇性的治療手段。
4、食物療法。不要進食,可食用軟稀易消化、有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