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可能出現的腎臟并發癥:無癥狀性菌尿、急性腎盂腎炎、妊娠蛋白尿和血尿、急性輸尿管積液、急性腎衰竭。
一、無癥狀性菌尿發生率為2%到7%,未經治療者約有40%發展為有癥狀的急性尿路感染,可導致先兆紫癜和孕婦貧血。
二、20%到30%無癥狀性菌尿者,可發展為急性腎盂腎炎。
三、引起妊娠蛋白量的原因可能為已有腎臟疾病的加重或者是先兆紫癜的腎臟表現。產生血尿的原因有先天畸形、尿路感染、急性腎炎、結石、尿路血管瘤等。
四、急性輸尿管積液和腎盂積水如結石或子宮血管的壓迫。
五、急性腎衰竭。其原因有:1、急性腎小管壞死,常見于敗血癥和低血壓。2、腎皮質壞死。大多數病因為胎盤早剝。3、產后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可于產后一日或六周內病因不明,可能與彌漫性的內皮細胞損傷有關,表現為少尿或無尿性的氮質血癥、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4、妊娠急性脂肪肝伴腎衰竭。見于妊娠晚期或產褥早期,表現為黃疸、肝功能損害,伴惡心、嘔吐、嘔血、昏迷,預后極差。本病合并急性腎衰竭,達60%多死于肝功能衰竭、DIC急性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