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是指在各種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發生炎性反應與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潰瘍的黏膜壞死缺損,穿透黏膜肌層,嚴重者可達固有肌層或更深消化性潰瘍以胃十二指腸最常見,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
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噯氣等癥狀。該病易反復發作,呈慢性經過,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兩種。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多見,據統計前者約占70%,后者約占25%,兩者并存的復合性潰瘍約占5%。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是因為潰瘍基底部血管被侵蝕破裂所引起。多數為動脈出血。約20%-30%的潰瘍病病人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出血。
其臨床表現取決于失血的量和速度。少量反復出血,表現為貧血,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出血量稍多(50-80mk)臨床可出現柏油樣便;大出血是指有明顯胃腸道出血癥狀,即大量嘔血和便血,血紅蛋白降低,血壓下降甚或出現休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