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為60到140,如果每分鐘心跳小于六十次則為心跳過慢,但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其心跳每分鐘在54左右屬于正常現象。一般人尤其是老年人,出現心跳過慢,應警惕器質性心臟病的可能,老年人心跳過慢約有70%為病理狀態,最常見的有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常見于迷走神經功能亢進,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其末梢可釋放一種叫做乙酰膽堿的物質,對心臟起抑制作用,可使心跳減慢,由迷走神經功能亢進所致的心跳過慢,心率多是整齊的,一般每分鐘是三十到四十次。
另外,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也容易造成心跳過慢,病人的心跳有時只有每分鐘三十次左右,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也會使病人的心跳降為每分鐘四十次左右,此時,病人會出現目眩、頭昏、耳鳴等一系列癥狀,病情嚴重者會出現昏迷與抽搐,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病人會發生心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因此,一經發現有心跳過慢,應盡快到醫院做系統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