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引起的腹瀉病例也越來越多,如果您在使用抗生素之后,出現了腹瀉的癥狀,就要考慮是否與用藥相關。
抗生素引起的腹瀉與用藥途徑無關,也就是說無論你口服或者注射抗生素,腹瀉都有可能發生。腹瀉多發生在用藥三到十五天內,也可以發生在停用抗生素后十天之內,這里腹瀉一般發病比較急,頻繁解水樣便或者粘液樣大便,進一步發展可能會發展為血便或者伴有乳白色的偽膜,有時可伴有發燒、腹痛、惡心嘔吐這些癥狀。
一旦發生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就要及時停用相關的抗生素。是因為抗生素引起的腹瀉,破壞了腸道菌群的生態平衡,致使毒素釋放所致,如果不停用,抗生素會繼續破壞腸道菌群的生態平衡。
首先,我們重在預防抗生素相關性的腹瀉,就是要嚴格掌握抗生素的適應癥,不濫用抗生素。治療急性發作疾病使用抗生素的時候,我們如果發生腹瀉,應該及時停藥,觀察腹瀉的變化情況,必要時作相關的檢查,使病情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運用進一步調節腸道菌群的藥物,不可急于止瀉或者濫用藥物。平時大家常用的氟哌酸、黃連素等止瀉藥,此時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