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強迫障礙是心理沖突與心理防御機制相互作用的結果,患者在幼年生活經歷中常常有某些精神創傷,患者對過去創傷的執著以及情感需要無法得到滿足,產生了心理壓力。當他們遭遇到生活事件以后,被壓抑的情感體驗就會通過轉移置換等心理防御機制而轉化成為強迫癥狀。由于防御機制不能處理好,強迫性格形成的焦慮,于是產生了強迫癥狀。
強化癥狀形成的心理機制包括了固執,退行,孤立,解除,反應形成以及不容許的性和攻擊沖動的置換,行為主義學說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通過學習而得到的,包括強迫障礙等心理問題。通過經典的條件反射有某種特殊情景引起的焦慮,為了減輕焦慮,患者產生了逃避或者是回避行為,表現為強迫性的意識動作。如果借助于意識動作和回避行為或者回避反應,可以使焦慮減輕。
在第二階段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使這類行為得到了重復出現持續下去,中性刺激加上語言文字、思想和這個初始刺激伴隨出現,就可以進一步的形成條件較高一級的條件反射,使這個焦慮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