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候炎熱或者運動后出一身汗是人們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的人四季無汗即使是激烈運動或氣溫高達攝氏38度以上,或大吃一驚之后也沒有出汗的感覺。這是因為皮膚表面少許或完全無汗可有由汗腺本身的異常和神經通絡的某一水平不正常造成。
病因主要有:
一、先天性汗腺發育不良或汗腺缺乏可表現為全身性或限局性無汗。
二、某些皮膚病,有嚴重的魚鱗病、硬皮病、麻風病、放射性皮炎、皮膚萎縮等可引起限局性無汗。
二、神經損傷,如橫貫性脊髓炎、小兒麻痹、截癱、交叉神經延髓橋腦的局部損傷均可引起全身性和局限性無汗。全身無汗者在夏季不能調節體溫中樞,出汗除了散發熱量外還有其他重要作用。
中醫對于無汗癥也有自己獨到的方法:
一、陰液虧損型,因先天不足或熱病傷陰、口干咽燥、便如羊糞、舌紅少苔、脈象細數,治以養陰生津、滋養汗源法。
二、陽虛氣弱型,因先天不足或久病體弱、汗液不足、形寒肢冷、腰膝酸軟、皮膚干燥、舌淡少苔、脈細無力,治以益氣壯陽,滋潤肌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