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一般不會直接引起嘔吐,但要警惕一種胃腸型感冒,胃腸型感冒是也是感冒中一種,主要是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時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胃腸型感冒在醫學上又稱“嘔吐性上感”。
它的發病癥狀主要是:胃脹、腹痛、嘔吐、腹瀉,一天排便多次,身體感覺乏力,嚴重時會導致肌體脫水、體內電解質紊亂,免疫系統遭到破壞。這時如果以止瀉藥物進行治療,不但不會緩解病情,還會延誤病情。
胃腸型感冒的發病誘因主要是來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氣冷暖變化時發生較多。這是由于冷空氣對腸胃道刺激,再加上生活習慣不正常,不良飲食等。胃腸型感冒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飲食的過敏反應。細菌及病毒在喉部侵入發炎后,即會順著唾液被吞入胃腸中引起胃腸的不適。其表現為嘔吐、腹痛、腹瀉。頻繁而劇烈的嘔吐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治療上應注意休息,補液,止吐,止瀉,維持電解質平衡及降溫等對癥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