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是通過一個復雜的蛋白質水解活化的連鎖反應,最終使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原變成穩定難溶的纖維蛋白,網羅血細胞而成血凝塊,參與的凝血因子包括以羅馬數字編號的十二個凝血因子和前激肽釋放酶、激肽釋放酶、高分子激肽原、血小板磷脂等。
抗凝血藥是一類干擾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應用該類藥物期間,應監測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還需備有維生素k、硫酸魚精蛋白等拮抗劑。
臨床研究證明多數缺血性腦血管病不推薦常規使用抗凝治療,但在某些缺血性腦血管病如有心源性栓塞的高危人群時,需要進行抗凝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