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的癥狀在嬰兒期表現,常以異常姿勢和運動發育落后為主。
雖然患兒的腦損傷或者腦發育異常是非進展性的,隨著腦損傷的修復和發育過程,其臨床表現常有改變。如新生兒嚴重的缺氧性腦病,在嬰兒早期常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以后逐漸轉變為肌張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礙需要等到嬰兒發育到坐甚至站立時才可以表現出來。
治療兩歲以內的腦癱患兒,使用高壓氧、神經營養藥、康復訓練都有效。兩歲以上堅持運動康復和心理教育康復。三歲以上的痙攣型腦癱患兒,可以考慮脊神經后跟,選擇性阻斷術等有效術時干預,爭取孩子最大限度的恢復。建議恢復治療是貫穿腦癱患兒全過程的有效方法,需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