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治療腎陰虛,常用的藥物有生地、麥冬、阿膠、白芍、百合、石斛、玉竹等,常用的方劑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左歸丸等。六味地黃丸具有三補(bǔ)三瀉的功效,能夠起到滋補(bǔ)肝腎的作用,主要用于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Q耳聾,盜汗遺精,蒸骨潮熱,手足心發(fā)熱,口舌干燥等癥狀。
知柏地黃丸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主要用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杞菊地黃丸具有滋腎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左歸丸能夠起到滋腎填精益髓的作用,只要用于真陰不足引起的頭暈?zāi)垦#ニ彳?,遺精,自汗盜汗,口舌干燥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