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炎多于鏈球菌感染后發生,其他的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也可以引起發病。臨床上主要講的是鏈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腎小球腎炎,主要為β溶血性鏈球菌、治腎炎菌株感染感染所導致,如扁桃體炎、猩紅熱和膿包瘡等。
本病是感染誘發的免疫反應所導致,針對鏈球菌致病抗原,如蛋白酶外毒素B等的抗體,可能與腎小球內成分發生交叉反應、循環或原位免疫復合物沉積,誘發補體異常活化。
可能參與致病,導致腎小球內炎癥細胞浸潤,臨床上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或一過性腎功能不全,疾病初期血清c3及總補體下降,八周內恢復正常。
但病毒感染后的急性腎小球腎炎,常不伴血清補體下降,很少有水腫和高血壓,腎功能一般正常,臨床過程為自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