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運動神經元病的癥狀可分為以下兩點。
一: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最常見,發病年齡在四十至五十歲,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方式隱匿、緩慢,臨床癥狀常首發于上肢遠端。表現為手部肌肉萎縮、無力,逐漸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帶發展。萎縮肌肉有明顯的肌束顫動,此時下肢則呈上運動神經元癱瘓,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呈陽性,癥狀通常自一側發展到另一側,基本對稱性損害,隨疾病發展可逐漸出現延髓、小腦闊神經運動核損害癥狀、舌肌萎縮、心顫、吞咽困難和言語含糊,晚期影響抬頭肌力和呼吸肌。
二:進行性延髓麻痹,病變僅僅局限于脊髓前角細胞,不影響上運動神經元。此類型可根據發病年齡和病變部位分為成年型,遠端型,多發生在中青年男性,由上肢遠端開始,自首向近端發展,有明顯的肌萎縮和肌無力、腱反射減退、肌肉基數顫動可以發展到下肢或頸項肌肉引起呼吸麻痹,極少數可以從遠端向近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