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需要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做決斷。首先脈管炎這個疾病,在醫學上可以根據確切的情況,輕重程度,分為四期:
第一期,患身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僅有麻木,發涼的肢覺癥狀。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患肢皮膚溫度較低,四肢蒼白,足背或頸后動脈搏動減弱,踝肱指數異倍小于0.9,這時叫一起。
第二期,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癥狀,根據最大的間歇跛行距離,又分為2a和2b,比如大于200米的叫2a期,小于200米的叫2b期。患肢皮膚降低,蒼白更明顯,同時伴有皮膚的干燥,指甲的變形,小腿肌肉萎縮,足背和頸后動脈搏動就摸不到了,消失了。
第三期,以靜息痛為主要癥狀,疼痛比較劇烈,而且持續主要是在夜間,更明顯。會迫使患者,輾轉反側和屈膝,護足而坐,或者借助肢體下垂來減輕疼痛。
第四期,氣血癥狀繼續加重,患肢靜息痛以外出現了指端發黑,干癟,壞死或者缺血性潰瘍。如果繼發感染,干性壞疽會轉變為私性壞疽,會出現全身毒血癥狀。這時候病變動脈完全閉塞,踝肱指數一般小于0.4,側肢循環所提供的血流,已經不能再維持組織的存活。
如果是在一期比較輕度的情況,可以口服一些藥物,藥物主要是抗血板的藥物以及擴血管藥物,增加血管的供血情況,從而來減輕癥狀。如果出現第三期和第四期,需要手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