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皮疹在發病后第三天才開始,皮疹形態接近麻疹和多形紅斑,好發年齡是嬰幼兒及較小兒童時期,青霉素無療效。
川崎病的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發熱,高熱持續五天或五天以上,雙側結膜充血,口腔以及咽部粘膜彌漫性的出血,唇紅及干裂,楊梅舌,發病初期,手足硬腫和長痘發紅。恢復期指端出現膜狀脫皮,軀干部多為紅斑,沒有水泡和結痂,頸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脹。
川崎病多發于嬰兒,典型病理和不典型病理的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相近,在懷疑患兒患有川崎病時,要及早到做超聲心電圖的檢查。
猩紅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性呼吸系統傳染病,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臨床癥狀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后明顯的脫屑,發病時候咽喉部位易出現紅腫潰爛,猩紅熱四季可發生,以冬季和春季多見,學齡兒童發病較高,多發生在幼兒園或者小學,寄居生活的地方,傳染途徑多為呼吸、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方式產生的飛沫通過呼吸道系統傳播。